内容详情
2019年04月02日
人生当笑
——悼作家海笑
阅读数:2340
海笑走了,在他生前最喜爱的电视连续剧《红红的雨花石》插曲优美而动人的音乐声中坦然、安静地走了!
海笑原名杨忠,海笑是他的笔名。海老很早就参加革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海老一生热爱写作。他在长期担任经济文化部门,特别是江苏文艺界重要领导职务的同时,创作了大量优秀文艺作品,有好几篇在全国获奖。
中篇小说《红红的雨花石》是海老的代表作。最初在《雨花》杂志前身《江苏文艺》上连载,后由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单行本并改编成同名电视连续剧。该小说及其同名电视连续剧深受广大读者和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和欢迎。
海老的《红红的雨花石》对我走上文学之路的影响也很大。我于1975年初调入《雨花》杂志前身《江苏文艺》工作,因为是在《江苏文艺》1978年第一期开始连载的《红红的雨花石》最忠实的读者而深深迷上了雨花石。不久,便构思并在《新华日报》副刊上发表短篇小说《第十枚雨花石》。之后,我就以这篇小说设定的雨花村为背景,在上海《少年文艺》、湖南《小溪流》、北京《东方少年》等报刊上接连发表了20多篇儿童小说。其中,在《羊城晚报》“花地”副刊发表的《代班》还入选全国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材。1989年,我以《雨花村的孩子》为题结集出版的儿童小说集则成为我步入文坛的第一本文学作品集。
海老除了为我们留下以《红红的雨花石》为代表的大量优秀文艺作品之外,我总觉得,最能反映和体现海老独特人格魅力并深刻影响我们几代人健康成长的是他一辈子崇尚的那句著名格言:“人生当笑”!
海老一生乐观大度,谈笑风生。他不但爱“笑”,而且会“笑”!其中,既有亲切、会心的微笑,也有开怀、爽朗的大笑;既有忧虑、愁闷的苦笑,也有愤怒、辛辣的嘲笑。总之,在不同的场合,对待不同的人事,海老会发出各种感情色彩截然不同的“笑”!
我曾在《雨花》杂志当过23年文学编辑,先后经历8位主编。其中有一位就是海老。海老平易近人,和蔼可亲。在他手下工作特别愉快,几乎每天都会从海老的办公室里传出他开怀、爽朗的笑声。海老是我南通老乡。他是通州人,我是海门人。记得有一次我和编辑部的同志陪同海老一起出差南通,顺便到我家乡观看海门山歌剧团的演出。和我坐在一起的海老被海门山歌的优美旋律和熟悉腔调所吸引,手里轻轻打着节拍,脸上露出温馨的微笑。
海老曾创办《春笋报》,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作者。淮安的赵日超就是其中一位。小赵1989年最初惶惑地向《春笋报》投稿并倾诉创作的苦闷。海老亲笔回信,予以多次指导和反复鼓励,使他逐步成长为散文作家,多篇作品在全国获奖。由此,海老与小赵结下了老少两代间如海深情。海老1996年从江苏作协领导岗位上离休之后,仍旧一如既往地关心着省作协机关离退休老干部的创作。2008年秋天,海老倡议成立了江苏省作协机关离退休老干部创作联谊会,他亲自出任会长,并指定我为常务副会长,责编由他提议创办并题写刊头的每年一期的内刊《识途》杂志。我尽力贯彻海老亲自制定的为省作协机关离退休老作家创作服务的宗旨,从2008年创刊到2017年休刊,连续编发了9期《识途》杂志,得到省内外读者一致好评。
《识途》杂志差不多每期都对本年度去世的省作协机关老干部、老作家发表情深意长的追忆文章,江苏作协机关许多年轻干部和全省各地年轻作家读后无不为之动容,纷纷表示要继承老一辈作家的光荣传统,为繁荣发展新时代江苏文学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识途》杂志所赢来的这一切,都与海老的悉心关照密不可分。2016年底,我去看望海老,当时他的脑子已很不好,人都认不识了,但他仍将我拉进他的书房,指着书柜中整齐排列的一期期《识途》杂志,不无骄傲地笑着对我说:“这是我们老作家自己办的刊物!”
海老的一生爱憎分明,疾恶如仇。他的《莫为恶者讳》和《愤怒的怒吼》两本杂文集中响彻着他对一切丑恶势力阵阵愤怒、辛辣的嘲笑声!
“人生当笑!”海老精神不朽,思想长存!海老一路走好!我们永远怀念您!
钟锐,本名姚忠瑞,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出版小说集《雨花村的孩子》《水乡山歌》《未开垦的处女地》,理论专著《文学创作书简——一个编辑答一百个作者问》《三十年目睹文坛之怪现状》等。